专业胜诉|何东华律师以情法并重,助七旬父亲成功挽回子女赡养

专业胜诉|何东华律师以情法并重,助七旬父亲成功挽回子女赡养
何东华
律师
项目案例 原创文章

——从“拒不相认”到撤诉和解,法律为亲情架起沟通桥梁 案件背景:老父贫病交加,女儿多年避而不养 原告郭某某1(72岁)早年离婚时将广州唯一住房赠与妻女 ,并长期支付抚养费,自身却辗转租房、借宿度日。如今年迈多病,退休金难以支撑医疗与生活开支,而女儿郭某某2(经济优渥)多年拒绝联系,甚至通过警方调解仍逃避赡养义务。无奈之下,郭某某1委托何东华律师 提起诉讼,要求女儿履行法定赡养责任。 办案难点 亲情纠纷中的法律破局,情感对抗激烈 :女儿抵触情绪深,调解意愿低;赠与历史争议 :被告认为父亲早年“已通过赠房完成义务”;执行风险 :若判决后被告仍拒不履行,老人权益难落实。 何东华律师采取关键策略 法律刚性 :明确赡养义务的强制性 ,援引《民法典》第1067条,指出“经济能力强的子女不得以任何理由免除责任”;情感疏导 :在起诉材料中详述父亲早年牺牲(赠房、支付高额抚养费),激发家庭伦理共鸣; 以诉促谈 :通过法院传票打破被告回避态度,推动双方在庭前协商中达成和解。 圆满结果 撤诉和解,父女关系重建开端,经何东华律师介入,案件出现转机:被告收到起诉材料后,主动联系父亲协商;双方就赡养金额、定期探望等达成协议;原告体谅女儿难处,自愿撤诉 ,实现“法律止损+亲情修复”双赢。 律师观点 赡养纠纷的“破冰”之道,何东华律师指出,此类案件需**“法律施压+情感唤醒”双轨并进**:法律层面 :子女不得以“父母赠与资产不足”或“过往矛盾”抗辩赡养义务;实操建议 :老人应尽早固定医疗支出、收入证明等证据,必要时通过律师发函前置督促;社会意义 :让“孝道”从道德呼吁转化为可执行的法律责任,避免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遗憾。专业家事律师,守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何东华律师团队专注赡养、继承、离婚财产 等家事领域,擅长:证据穷尽 :挖掘转账记录、赠与凭证等关键细节;调解艺术 :平衡法理人情,减少家庭裂痕;执行保障 :若调解无效,全力推动诉讼,胜诉后争取法院强制执行。 法律是底线,亲情是归宿。有法律问题请联系--何东华律师。 (注: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,裁判文书可预约查阅。

声明:

1、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,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;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,请发送邮件至:kefu@haolvshi.com.cn ,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。

2、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,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、可靠、完整、有效和及时性;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。

3、好律师网:律师在线咨询,人工智能法律,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。找律师写合同、打官司,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,请上好律师网www.haolvshi.com.cn

2025-08-05 12:30:14
174,369
暂无评论,快来回复一条吧!
0/2000字